中文字幕亚洲专区第19页_午夜福利在线91_一区二区精品性色_久久免费高清视频视频

資訊首頁  經濟熱點 民營經濟 浙江股市 區(qū)域發(fā)展 專業(yè)市場 企業(yè)動態(tài) 統計數據 浙江產經 浙江樓市

北京上海今年各增5萬套保障房 嚴禁投機炒房

作者:張維 時間:2017年02月09日 信息來源:法制日報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一由去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樓市所定的調,在剛剛落幕的地方兩會上被反復提及。多個地方政府在其工作報告中均作此明確表態(tài):嚴禁投機炒房,增加保障房供給。北京上海兩市政府工作報告均提出,2017年新增5萬套保障性住房供給。

  調控政策持續(xù)發(fā)力

  新年伊始,多地的樓市調控政策已經開始持續(xù)發(fā)力。這在一線城市體現得尤為明顯。

  自1月起,北京首套房貸利率已經從85折收緊到9折。

  自1月6日起,針對上海商業(yè)辦公項目的集中清理核查開始,在此期間暫停此類項目的網上簽約。據了解,此舉背后的深意在于:在一線城市,一些開發(fā)商將商業(yè)辦公項目開發(fā)成居民住宅出售,此類商業(yè)辦公項目不受“限購”政策影響。

  同樣在1月,重慶市政府針對外來“炒房團”在當地掀起的投資熱潮,在短短一周內接連六次喊話房地產市場,出臺相關調控措施。

  2月1日起,南京正式實施外地人“積分落戶”的戶籍新政,“購房落戶”政策成為歷史。

  顯然,自去年以來漲到“滾燙”的房價,已經引起地方政府的重視。上述種種調控措施,其對于控制房價、抑制炒房的意圖明顯。而這些,在地方政府工作報告中均被作為重點任務加以明確。

  促進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

  梳理地方政府工作報告,會發(fā)現房地產市場調控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大多數省份與城市均提及了這一點。

  “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幾乎是地方政府工作報告中最一致的表述。尤其是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均無一例外地以之為目標。

  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說,把握住房的居住屬性,以建立購租并舉的住房制度為主要方向,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金融、財稅、土地、市場監(jiān)管等多措并舉,探索建立符合國情市情、適應市場規(guī)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

  上海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嚴格執(zhí)行調控政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

  廣州則稱,合理增加住宅用地供應,盤活城市閑置和低效用地,發(fā)展住房租賃市場,完善多層次住房供應體系,加大調控力度,合理引導住房消費,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

  深圳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出現了“房地產市場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的字眼,其原話是“綜合運用金融、土地、投資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適應市場規(guī)律的房地產市場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有效降低高房價對實體經濟的“擠壓”影響。

  打擊“炒”鼓勵“妝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也是地方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常用語。例如,上海、深圳、陜西等均對此予以強調。

  相應地,對于炒房的打擊,是地方政府近年來不變的工作重點。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重慶將“加強市場執(zhí)法監(jiān)管,綜合施策,堅決遏制炒房行為”;浙江“支持自住型和改善型購房,抑制投機性購房”;河南明確“堅持住房的居住屬性,嚴禁投機炒房,加強輿論正面引導,穩(wěn)定市場預期”;安徽省也強調,堅決控房價、防泡沫、防風險,“引導房地產回歸居住功能”。

  一方面打擊“炒”,另一方面鼓勵“妝。在一線城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大都有加強保障性住房和自住房等建設的內容。例如,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今年要完成這一任務:“保障房建設籌集5萬套、竣工6萬套,棚戶區(qū)改造3.6萬戶,完成1.5萬套自住型商品住房供地。”

  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長陳剛強調,“買這些房子是為了住,不是為了炒。”從今年開始,北京市將加大普通商品房的土地供應和市場供應,讓大家買得起以居住屬性為主的房子。

  上海則將完善“四位一體”住房保障體系,新增供應5萬套各類保障性住房,完成48萬平方米中心城區(qū)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4.4萬平方米郊區(qū)城鎮(zhèn)舊區(qū)改造,實施300萬平方米舊住房綜合改造。

  • 187人
  • 0人
保障房 相關的文章
版權和免責聲明:
1.凡注有“浙江民營企業(yè)網”的文章,均為浙江民營企業(yè)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
2.未注明來源或轉載自其他媒體的文章,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您認為文章有可能損害您的利益或知識產權,請與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監(jiān)網監(jiān)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