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時間:2020年06月19日
信息來源:
擁抱焦慮有局限嗎(2)
該研究令人吃驚的地方就是,擁抱壓力也幫助了有社交焦慮障礙的人,如同幫助沒障礙的人一樣。實際上,思維干預使得那些有障礙的人,看上去就像沒有障礙的人。和沒接受過思維干預的緊張兮兮的參與者相比,觀察員評價他們較少焦慮和羞愧,更多目光接觸,身體語言也更自信。他們的生理壓力反應轉化成挑戰(zhàn)反應,壓力生理指標唾液淀粉酶水平更高。
并且,就像沒有社交障礙的參與者一樣,有強烈壓力反應的人更自信,他們自己和觀察員都這樣評價。思維干預沒有令他們平靜,它改變了焦慮的意義,然后是結果。想想這個,尤其是你有焦慮障礙,或認識與該障礙一直做斗爭的人:那些有社交焦慮障礙,而被鼓勵擁抱緊張的人,在壓力和別人注視下,生理壓力反應越強烈,就越自信,表現(xiàn)越好。
這是最令人震驚的。即使焦慮真的是個問題,擁抱它也有所幫助。重新思考壓力的價值,不僅僅局限于那些沒太大掙扎的人。實際上,擁抱壓力反應,對那些深受焦慮折磨的人,更加重要。這是原因:雖然有焦慮障礙的人認為他們的生理失控了,但實際并沒有。在賈米森的研究中,以及其他許多研究中,有焦慮障礙的人比沒有障礙的人,報告了更多的生理反應。
他們認為心臟跳得太快要炸了,腎上腺素飆升到危險的程度。但客觀上,他們的心血管和自主反應,看起來和不緊張的人一樣。焦慮障礙的人看待這些變化的想法不同。他們對心跳的感覺或者呼吸的變化更敏感,同時對感覺持負面猜測,擔心恐慌來襲。但他們的生理反應,基本沒什么不同。
當1999年我加入斯坦福心理生理實驗室的時候,有個同事剛剛完成一項研究,比較社交焦慮障礙人群和沒有障礙人群的壓力生理。她發(fā)現(xiàn)他們在壓力生理反應上沒有不同,雖然緊張的參與者認為自己的生理反應更強。我記得很清楚,當時我坐在實驗室數(shù)據(jù)房,弄自己的心理學數(shù)據(jù),而我的同事分享她的發(fā)現(xiàn),我根本不信。那時候我受困于焦慮,確信那些圖表反映不了自己的情況。
我覺得實驗室一定沒找到真正緊張的人,所以那些發(fā)現(xiàn)不靠譜。當然,他們靠譜,因為我了解了思維在轉化壓力觀念和其引發(fā)的后果中的作用。但當我視自己的焦慮為敵時,我接受不了那個發(fā)現(xiàn)。
按理說,有焦慮癥的人持有最消極的壓力觀點,應該最愿意接受思維干預的幫助,以教會自己重新思考壓力反應。但據(jù)我的經(jīng)驗,他們最不愿意相信這套。但我同時發(fā)現(xiàn),當涉及思維干預時,最初你越抗拒新思想,它對轉化你的壓力體驗越有力量。
文章摘抄于:《自控力和壓力做朋友》 作者:凱利·麥格尼格爾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建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