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天公不作美,但元旦市區(qū)商業(yè)氛圍依然十分濃郁,而且,寒冷的天氣,給不少商家提供了冬令商品的銷售良機。這也就難怪,假期結束后的盤點中,很多商家都數錢數得喜笑顏開。
本報訊(記者陳月丹)都說做生意是要天時地利人和的,但剛剛過去的元旦小長假,即使天公不作美,又是降溫又是雨雪,卻沒有降低市民的購物熱情。從昨天市區(qū)商家的盤點情況來看,無論商場、超市還是家電賣場,在這三天里都人氣爆棚。
商場:縣市消費很給力
即使經歷了從平安夜一直到2010年最后一天的瘋狂8天,但2011年的開年3天,市區(qū)商場內依然人頭攢動。除了前往購物的消費者,還有被商場內濃郁的節(jié)日氣氛所吸引、到處流連拍照的市民。
據市區(qū)商場反映,元旦3天,雖然單天銷售額相比之前略有不如,但同比增幅依然超過預期。銀泰百貨表示,元旦小長假,福華店銷售額創(chuàng)下近年來新高,福泰隆店繼續(xù)呈現平穩(wěn)增長,天地店同比增幅達到了130%。據悉,在年前來自市區(qū)的消費提前釋放后,元旦3天里來自周邊縣市的消費者占了大頭,人流量大不說,客單價也比較高。根據第一百貨江北店和銀泰福華店的VIP銷售記錄,3天內,來自永康、義烏、蘭溪、武義、東陽等縣市消費者的消費金額均占兩店總銷售額的70%以上,在往年50%的占比基數上再次有所提升。
記者了解到,受益于元旦以來驟然降低的氣溫,市區(qū)商場內羽絨服、厚冬靴、保暖內衣等御寒商品的銷售得到強勁拉升,不少專柜不得不緊急從廠家和其他門店調貨支援。除此之外,黃金銷售也是這3天里的亮點。來自銀泰天地的數據顯示,該店3天黃金銷售額超過100萬元,周大福千足金產品的銷售額占其總銷售額的70%,中國黃金的黃金銷售占比更是高達95%。
超市:時令商品熱賣
惡劣的天氣同樣沒給市區(qū)超市的假期銷售帶來影響,相反,受益于氣溫下降,保暖系列產品銷售出現井噴現象。
沃爾瑪購物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每年冬季該超市的保暖產品都賣得很火,去年更是經常處于一搶而空的狀態(tài),而今年元旦,又在去年基礎上增長了10%。記者了解到,這些保暖產品具體包括保暖內衣、電熱水袋、電熱毯、油汀等,但凡有保暖功能的,都賣瘋了,尤其是單價相對較低的電熱水袋,已經賣斷貨。
同樣是時令產品,適合元旦假期走親訪友的商品也出現熱賣。市區(qū)加貝購物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3天里,保健品、煙酒飲料、油、米等都是銷售明星,銷售量同比出現顯著增長。除此之外,受年前和假日期間家庭搞衛(wèi)生需求增多的拉動,廚房清潔用品也賣得很好。
家電賣場:彩電銷售火暴
與商場一樣,市區(qū)家電賣場在圣誕節(jié)期間也已有過一波大力度促銷,提前分流了一部分購物人流,但元旦銷售依然火暴,銷售總額甚至超過了圣誕。
在所有家電商品中,彩電毫無疑問是這個小長假的銷售冠軍。記者了解到,受數字電視轉換拉動,元旦假期內,市區(qū)家電賣場彩電賣火了,銷售額占總銷售額的48%。業(yè)內人士分析,除了市民趁機對家里的彩電更新換代,另一個原因是單價較高的包括3D電視、LED電視等在內的眾多大尺寸高端機普及率相比“十一”期間提高了30%,拉高了彩電的總銷售額。
此外,氣溫因素同樣給家電賣場帶來了利好。蘇寧電器相關負責人介紹,雖然單價大多不高,但受天氣寒冷和節(jié)日期間的送禮需要拉動,取暖小家電的銷售量十分驚人,“拿我們賓虹路店來說,平時一天賣四五十個,元月1日當天就賣了600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