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品抗紫外線輻射性能的測試標準:
AS/NZS 4399,AATCC 183,BS EN 13758-1,BS EN 13758-2
BS 8466 Annex A,ASTM D6603,ASTM D6544,BS EN ISO 7914
測試內(nèi)容:防紫外線防護系數(shù)(UPF)和紫外線透過率(T(UV-A)AV,T(UV-B)AV)
紫外線防護系數(shù)UPF (Ultraviolet Protection Factor),又稱紫外線遮擋系數(shù),是表示織物防護紫外線的能力。它是紫外線對未防護的皮膚的平均輻射量與要經(jīng)測試的織物遮擋后紫外線輻射量的比值。
紫外線穿透率TAV:指有試樣時透過的紫外線輻射強度與無試樣時紫外線輻射強度之比的百分數(shù)。
UPF范圍 防護分類 紫外線透過率(%) UPF標識
15-24 較好防護 6.7-4.2 15,20
25-39 非常好的防護 4.1-2.6 25,30,35
40-50,50+ 非常優(yōu)異的防護 ≤ 2.5 40,45,50,50+
防紫外線的測試方法
目前國際上尚無統(tǒng)一的防紫外線測試標準。防紫外線的測試方法大致分為直接測試法和儀器測試法。
直接測試法包括人體測試法和變色褪色法,具有簡便、快速、重現(xiàn)性差等特點,人體測試法受人體間的皮膚差異存在較大的系統(tǒng)偏差,且測試對人體有害。
儀器測試法包括紫外線強度累計法、紫外線法和分光光度計法。歐盟標準、澳大利亞/新西蘭標準、英國標準、美國AATCC標準和中國標準均采用分光光度計法。該法主要是通過穩(wěn)定的UV光源產(chǎn)生波長為290-400 nm的紫外線射線,通過單色器照射試樣,收集總的光譜投射射線,測定出總的光譜投射比,并計算試樣的紫外線透射率和防護系數(shù)UPF值。
UPF值是指皮膚無防護時計算出的紫外線輻射平均效應與皮膚有織物防護時計算出的紫外線輻射平均效應的比值。也可認為是紡織品被采用后,紫外線輻射使皮膚達到某一損傷(如紅斑、眼損傷、致癌臨界劑量)所需時間闞值和不用紡織品時達到同樣傷害程度的時間闞值之比。因此,根據(jù)著眼點不同,以及人體皮膚的差異,某一紡織品將有許多UPF值,但一般常以致紅斑的UPF值為代表。
關于我們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地圖 | 聯(lián)系我們 | 最新產(chǎn)品
浙江民營企業(yè)網(wǎng) 168ys.net 版權所有 2002-2010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