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好的風機隨著計算機和計算流體力學(CFD)技術的發(fā)展,有可能采用CFD來數值計算離心風機內部的復雜流場,預估風機流量、全壓和效率關系的風機性能。1991年葉輪機械CFD權威Lakshminarayana[3]首先對葉輪機械分析和設計中的CFD技術發(fā)表評述,標志著CFD方法開始用于葉輪機械的壓縮機和汽輪機,但還未見用于風機,當時我們就意識到應該開始引用CFD計算風機流場,來預估風機性能。開展CFD工作首先要有軟件,但當時沒有商用CFD軟件,國內流場計算都是自己開發(fā)程序,時間花了很多,并不怎么好,也不肯轉讓。我們從美國航空和宇航局(NASA)內部報告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公開發(fā)表的“用非正交貼體坐標系計算不可壓三維流場的程序”[4] ,不僅有比較詳細的介紹,還附有全部源程序。我們立即組織教師和研究生,按照它的編程思想,逐句逐段的核對,也發(fā)現(xiàn)了不少錯誤,并進行一些簡單流動計算的考核,花了近一年時間,基本搞通,然后針對氣動設計性能良好的風機,逐步將它用到風機部件內的流動,從幾何建模、計算域和邊界條件確定、網格生成、收斂條件和松弛因子等數值計算要素確定,再建立風機數值計算結果分析的后處理,得出風機內部流場分析和性能預估,并和實測對比一整套的數值模擬方法,邊計算邊實踐,邊改進,不斷積累風機數值計算經驗。風機內部流場計算也是先易后難,先從不動的蝸殼流動再用到轉動的葉輪內的流動;葉輪內流動計算,也先從二維的子午通道,再進行葉輪三維流動計算;再進行葉輪和蝸殼耦合流動分析(當時的計算軟件還不具備蝸殼—葉輪—進風口連同進出管道的整機數值模擬),為建立離心風機氣動設計的現(xiàn)代方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