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助聽器降噪技術
與聽力正常人群相比,因為聽覺器官受損,言語辨識能力下降,在噪聲環(huán)境中,聽障兒童需要更高的信噪比才能獲得必要的言語可懂度。因此在助聽設備選配、康復教學實施以及日常生活中聽障兒童都要面對更多的噪聲問題,同時也對助聽設備研究專家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努力發(fā)現(xiàn)噪聲,解決噪聲問題。
聾康網專家指出,降噪系統(tǒng)是指:增加在背景噪聲存在時的配戴舒適性;包含有用信號(言語,音樂)的頻率區(qū)域增益最大,而包含噪聲的區(qū)域小增益或無增益。因此,決定降噪系統(tǒng)功效的因素有:信號檢測系統(tǒng);頻段/通道的數(shù)量;時間常數(shù)。
助聽器中的各種降噪技術
在聽障兒童面臨的各種噪聲問題中,配戴助聽器所產生的噪聲問題一直以來都是人們關注的一個焦點,也是眾多專家研究的重點。
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的李軍鋒博士針對這一話題接受了聾康網記者采訪,并重點講解了幾種助聽器降噪技術和降噪方法。
傳統(tǒng)降噪模式——降低增益
傳統(tǒng)的降噪技術都是將輸入信號作為估計言語和噪聲區(qū)別的開始模式,是根據(jù)噪聲水平或者環(huán)境信噪比減少增益,降低增益的原理是為了最小化噪聲掩蔽對于言語可懂度的影響,但不幸的是,降低增益對于言語和噪聲的影響程度是一致的。所以,傳統(tǒng)的降噪技術只可以提供較佳的舒適度。
生活中的噪聲——數(shù)字噪音抑制技術
對于生活環(huán)境中經常出現(xiàn)的噪聲,包括日常生活中家用電器的聲音、汽車的聲音等等。由于語言和噪音有不同的信號結構,助聽器會偵測并通過信號數(shù)字化分析輸入聲音的頻譜,來區(qū)分普通言語聲和噪聲的區(qū)別,然后對噪聲進行抑制,當噪音信號消失后,抑制也就停止。從而保證配戴者能始終聽到清晰、真實的言語聲。
不想聽到的言語噪聲——方向性麥克風技術
在模擬技術條件下,助聽器麥克風的方向性指向是固定的,無法根據(jù)環(huán)境噪聲的變化調整。采用數(shù)字技術后,根據(jù)前后麥克風采集的信號進行分析,可以根據(jù)噪聲變化的情況實時調整麥克風的指向,這給能使助聽器佩戴者在復雜環(huán)境中受益。
作為一項被臨床試驗反復驗證的技術,方向性麥克風技術是目前公認的能夠提高言語清晰度的方法之一。李博士指出,方向性麥克風是采取減少側面和后方聲音靈敏度(增益)的方法來達到信噪比提升的,在典型的噪聲環(huán)境中,相對于來自側面和后面的聲音,麥克風對來自前方的聲音具有更高的靈敏度,在這種情況下,信噪比明顯提高。顯然這一技術可以用來很方便的屏蔽周邊聲音的干擾,提升與對方的溝通效果,使佩戴者在復雜的聆聽環(huán)境中受益。
嘯叫——聲反饋抑制技術
嘯叫實際上是聲反饋,已經放大的聲音通過孔隙泄漏,重新被麥克風所接收,導致再次放大而產生的“尖叫聲”,對于這一問題助聽器會通過“反饋抑制”技術來解決。另外也可以通過檢查耳塞是否戴牢、耳模是否合適或者調試機器來解決。
雙耳配戴助聽器
李博士指出,雙耳佩戴助聽器是提高聽障兒童噪音背景下聲音分辨能力的一種有效方法。研究證明,雙耳聽聲是空間聽覺和聲音定向定位的必要條件。事實上,人類聽覺系統(tǒng)的降噪能力和聲音定向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雙耳感受到的聲音信號的差異。因此雙耳配戴助聽器能夠提高噪聲環(huán)境下對聲音的定位和理解能力,獲得更高的聲音質量。
除了這些技術之外,還要注意助聽器調試不當也會產生噪聲,影響配戴者的舒適度和所聽到語言的清晰度。因此,在助聽器調試過程中,要準確了解配戴者的聽力損失狀況,將聲音的增益控制在配戴者感覺相對舒適的范圍內,這也是助聽器調試的首要標準。